返回 海藻娱乐

《地球超新鲜》如何重塑环保综艺话语体系

2025-07-28

当多数环保综艺仍在用“触目惊心”的画面刺激观众时,《地球超新鲜》选择了一条更艰难却更持久的路——通过情感共鸣构建长期环保意识,其创新实践为行业提供了三大启示。

场景化教育:让知识“长”在体验里
节目摒弃“专家讲课”模式,将环保知识融入嘉宾的生存挑战。在高原特辑中,嘉宾因缺氧陷入昏迷,医生指出“高海拔地区植被破坏会加剧缺氧”,随后镜头切换至三十年前该地区的森林砍伐影像。这种“当下困境-历史溯源-解决方案”的叙事链,让观众直观理解生态系统的脆弱性。中国科学院专家评价:“这种教育方式比课堂讲授更深入人心。”

代际对话:用年轻化表达破圈
节目组深谙Z世代传播逻辑,通过“明星表情包”“二创剪辑大赛”等玩法吸引年轻群体。虞书欣因误食毒蘑菇产生的“幻听舞蹈”片段,被网友剪辑成魔性视频,播放量超2亿次,连带节目科普的“野外生存禁忌”也成为社交平台热门话题。这种“严肃议题娱乐化”的平衡术,让环保话题突破圈层壁垒。

长期价值:从流量到行动的转化
节目收官后,主创团队持续运营“地球超新鲜”IP:推出环保科普短视频系列、联合高校开设“生态修复实践课”、与品牌合作开发可持续产品线。这种“长尾运营”思维,让综艺的影响力超越播出周期。正如总制片人所说:“我们不想做一档‘爆款’节目,而想培养一代人的环保习惯。”

在环境危机日益严峻的今天,《地球超新鲜》的价值不仅在于娱乐,更在于它证明了一件事:环保可以不是沉重的负担,而是一场充满希望的冒险。当明星与观众在屏幕内外共同种下第一棵树时,改变,已然发生。

反套路人设:明星的“不完美环保”
节目刻意放大嘉宾的“菜鸟属性”:虞书欣把可回收物扔进有害垃圾桶、王彦霖用洗洁精清洗野生鸟类……这些“翻车”片段非但没有引发批评,反而因真实感收获好评。总导演在采访中透露:“我们希望展现环保不是一蹴而就的圣人事迹,而是普通人从错误中学习的过程。”这种设计降低了观众的参与门槛,弹幕中常见“原来我也能做到”的自我激励。

游戏化任务:让环保成为“闯关挑战”
每期节目设置“地球积分赛”:嘉宾通过完成垃圾分类、节能改造等任务积累积分,最终兑换“生态修复基金”。在第五期“城市绿洲”特辑中,嘉宾需在48小时内将废弃工厂改造为社区花园,白敬亭团队因巧妙利用废旧轮胎制作花盆获得额外加分。这种游戏化设计激发了嘉宾的竞技欲,也让观众产生“云参与”的快感——节目官方APP同步上线“家庭积分赛”,吸引超200万用户上传环保行动照片。

最新文章

《宴遇永安》古宴绮梦引情丝,爱恨沉浮书写时代传奇

影视

 

阅读19770

《宴遇永安》古宴盛景藏玄机,爱恨交织谱就命运悲歌

影视

 

阅读14603

《宴遇永安》古宴华光映情路,爱恨纠葛绘就传奇长卷

电视剧

 

阅读19923

《余生有涯》穿越生活阴霾以爱为翼,书写生命温暖治愈篇章

电视剧

 

阅读14628

《余生有涯》在命运波澜里坚守初心梦想,奏响生命奋进强音

电视剧

 

阅读10526

京ICP备2022014624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