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海藻娱乐

《逐光》:刘宇宁空灵声线叩响科幻世界的诗意之门

2025-07-29

当科幻剧《星海漫游》的片头曲《逐光》响起,刘宇宁用他标志性的沙哑声线包裹住宇宙的浩瀚,又在副歌部分以清透的高音撕开黑暗,仿佛一束光穿透星际尘埃,将“人类对未知的探索”与“个体在宇宙中的孤独”这两种矛盾情感,编织成一首充满哲学意味的科幻诗篇。这首打破传统OST框架的作品,不仅成为剧集的“灵魂序章”,更让刘宇宁在“OST专业户”的标签外,展现出作为“音乐诗人”的独特魅力。

刘宇宁的嗓音在《逐光》中经历了戏剧性的“变身”:主歌部分他刻意保留了标志性的沙哑质感,用“低频共振”的唱法模拟宇宙深空的寂静,如“黑洞吞噬着时间”一句中,声音像被引力拉长的光,带着粘稠的质感;而到了副歌“我追逐光,哪怕灼伤翅膀”时,他突然切换至头声区,声音变得清透如水晶,甚至能听见细微的气声颤动,仿佛宇宙中漂浮的尘埃在反射星光。这种“从粗粝到空灵”的声线对比,完美复刻了剧中角色从“对宇宙的敬畏”到“向未知冲锋”的心理转变。

歌词以“光”为核心意象,串联起“生存”“信仰”“孤独”等科幻作品永恒的主题:从“飞船残骸里的玫瑰”象征文明与生命的脆弱,到“量子纠缠中的思念”探讨科技与情感的边界;从“AI读不懂人类眼泪”的伦理困境,到“用基因写一首诗”的生命延续,构建了一个充满思辨色彩的科幻宇宙。刘宇宁在演唱时,通过“语速变速”强化哲学感:在“我们是谁?从何处来?向何处去?”三连问中,他刻意放慢语速,让每个字都带着沉甸甸的重量;而在“但光会告诉我们答案”时,又突然加速,声音如流星划破夜空,将“追问”转化为“信念”。

《逐光》的编曲堪称一场“声音的宇宙漫游”:前奏用电子合成器模拟星际信号的脉冲声,中间穿插古筝的泛音模拟“星环共振”,间奏部分甚至加入了呼麦技法,用低沉的喉音呼应宇宙的深邃。最令人惊艳的是副歌部分的“人声处理”——刘宇宁的原声被分解成数百个音轨,通过算法重新排列组合,形成“群体合唱”的效果,仿佛整个宇宙都在回应人类的呼喊。这种“科技与人文”的融合,让歌曲既像来自未来的预言,又带着古老文明的温度。

《逐光》的爆红,打破了“科幻剧配乐=电子音效堆砌”的刻板印象。歌曲发布后,在科幻迷圈层引发“考古式解读”:有人发现歌词中的“玫瑰”致敬了《小王子》,有人指出“量子纠缠”暗合《三体》设定,甚至有物理学家在学术会议上引用“光速不可超越,但思念可以”作为开场白。更值得一提的是,歌曲的“宇宙诗学”影响了后续科幻作品的创作——某热门科幻小说直接以《逐光》为名,并在扉页写道:“这首歌让我明白,科幻的终极浪漫,是相信人类即使渺小,也值得为光而战。”

最新文章

金晨:多元魅力绽放,演艺征途上的全能先锋

明星

 

阅读19196

金晨:演艺逐梦路上,以真诚与才华绽放耀眼光芒

明星

 

阅读17619

金晨:从舞者到演员,用实力书写演艺传奇篇章

明星

 

阅读18713

金晨:舞影流转间,演艺星途上的璀璨绽放

明星

 

阅读16566

《正义过客》:于时间迷宫幻域,以正义之钥开启希望之门

影视

 

阅读15719

京ICP备2022014624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