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10月5日,第30届釜山国际电影节开幕式红毯上,中国演员巩峥身着定制黑色丝绒西装亮相,搭配银色胸针简约而不失庄重。他此次以双重身份出席——既是入围影片《边城烽火》的主演,也是该片中方制片人。红毯上,他用流利的英语接受外媒采访,讲述影片创作背后的家国情怀,相关话题迅速登上中韩两国热搜榜,微博话题#巩峥釜山电影节#阅读量达2.8亿次。外媒评价其“兼具东方儒雅与国际气场”,国内网友则盛赞“巩峥让世界看到中国演员的底蕴”。3
新作《边城烽火》:历史与现代的碰撞
《边城烽火》由中韩合拍,以1932年东北抗联战士与日军特工的谍战交锋为背景,巩峥饰演的“林远”表面是商人,实则肩负传递情报的重任。为塑造这一角色,他查阅大量历史资料,甚至拜访抗联老兵,学习其语言习惯与肢体动作。片中一场林远被日军严刑拷打的戏份,巩峥拒绝使用替身,坚持真实呈现角色从隐忍到爆发的心理转变。他透露:“拍摄时我要求道具组加重皮鞭力度,因为只有身体的痛感才能激发眼神中的绝望与坚定。”这种“自虐式”表演法,让韩国导演金秉洙惊叹:“他让一个虚构角色有了历史的重量。”
影片在釜山电影节首映后,获得全场观众长达5分钟的掌声。韩国影评人李正浩评价:“巩峥的表演打破了文化隔阂,他通过一个眼神、一次颤抖,让观众感受到战争中个体的渺小与伟大。”更有观众在观影后自发组织“向抗联英雄致敬”活动,将电影的情感共鸣转化为现实行动。
制片人身份:从演员到创作者的蜕变
此次巩峥不仅以演员身份亮相,更首次担任中方制片人。他介绍,影片筹备期间,他多次往返于中韩两国,协调剧本修改、场景搭建与演员选角。为还原30年代东北的市井风貌,剧组在吉林搭建了1:1复刻的“边城街”,甚至从民间收集老式家具与生活用品。巩峥笑称:“制片的活比演戏累十倍,但看到每一个细节都忠于历史时,那种成就感无法言喻。”
作为制片人,巩峥坚持“艺术优先”原则。当投资方要求增加商业元素时,他力排众议保留了一场长达7分钟的静默戏——林远在雪地中独自埋葬战友,全程无台词,仅靠面部表情与环境音效传递悲痛。最终,这场戏成为影片的情感高潮,被外媒评为“年度最震撼无声表演”。巩峥表示:“电影不是商品,而是传递价值观的载体。我希望《边城烽火》能让世界看到中国对和平的珍视。”